新聞詳情
2023化工安全專業實務2023化工安全專業實務 底部下載完整版 1、危險化工工藝的工藝控制和安全聯鎖儲運單元: 合成單元:全部(關鍵詞—除氟化)
氫氣、氯氣、光氣、氨氣、裂解、粉體聚合料倉 關鍵詞—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相 硝化、偶氮、重氮、裂解 關鍵詞—熱不穩定
知識點考題分析:要求考生依據題干案例背景識別涉及到的危險化工工藝,建議考生針對 18 種危險化工工藝的名稱適當記憶。 要求考生判斷反應類型—吸熱反應 or 放熱反應典型的吸熱反應:電解、電石合成和裂解工藝。 重點監管的反應單元:儲運單元、反應單元和精制單元儲運單元—儲運單元存在易燃易爆的氣相介質應重點監測。反應單元—除氟化反應釜外,均應重點監測。 精制單元—熱不穩定性產品的精制,應重點監測(硝化、偶氮和重氮鹽)熱 反應釜反應階段聯鎖: 將反應釜內溫度(壓力)與釜內攪拌、底物進料量、反應釜夾套冷卻水進水閥形成聯鎖關系,設緊急停車系統。 精制階段聯鎖:分離系統溫度與加熱、冷卻形成聯鎖,溫度超標時,能停止加熱并緊急冷卻。
電解槽反應階段聯鎖:電解槽內壓力、槽電壓等形成聯鎖關系,系統設立聯鎖停車裝置 安全裝置,包括安全閥、高壓閥、緊急排放閥、液位計、單向閥及緊急切斷閥裝置等。 事故應急處置:光氣、氯氣泄漏開啟氯氣吸收中和裝置(氨水、弱堿性介質)。高頻考點分析:(一)案例分析題類考點、工藝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嚴格控制體系溫度,設置反應釜溫度的報警和安全聯鎖。 嚴密監控試劑流量、投料配比和進料速度,設置自動進料控制和安全聯鎖。 設置攪拌體系的穩定控制系統 反應釜設置緊急切斷系統,實現事故隔離; 反應釜設置緊急停車系統,實現安全聯鎖; 反應釜設置緊急冷卻系統,實現強制冷卻; 反應釜設置緊急泄放系統,實現事故卸料; 體系外設置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探測系統,實現事故預警。 (二)案例分析題類考點、重點監測的工藝參數體系溫度、壓力; 介質流量、冷卻水流量和配料比; 攪拌速率; 特殊要求:監測加氫反應釜、氧化反應釜內氣相空間的氧含量; 監測加氫反應釜釋放尾氣的氫含量; 監測硝化反應釜(精餾塔塔釜)內多硝基副產物含量; 氧化(過氧化)工藝中有機過氧化物含量; 監測氯化、電解反應中(反應釜和儲運單元)銨離子含量; 監測過氧化反應、硝化反應pH 值; 2、化工裝置開停工—工藝處置和開工管理化工裝置開停工高頻考點分析: 考點一、特殊作業前的工藝處置措施及處置要求?工藝處置措施及處置要求—萬能應試模板,此類考點建議考生應重點關注問題提問方式。工藝處置措施萬能應試模板卸料、隔離、吹掃、置換、通風換氣和氣體分析。工藝處置措施及處置要求萬能應試模板卸料—將內部介質引至安全地點,嚴禁現場就地卸料; 隔離—將物流介質、氮氣保護系統、蒸汽加熱管道均應做徹底隔離,應于被隔離設備側加裝盲板(拆除中間管道)。 吹掃—使用惰性氣體吹掃; 置換—惰性氣體置換,應選擇置換介質和被置換介質的進出口位置(注水排氣 置換); 通風換氣—自然通風、強制通風;嚴禁送氧。 氣體分析—當被測氣體或蒸氣的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 4%時,其被測濃度應不大 于 0.5% (體積分數) ;當被測氣體或蒸氣的爆炸下限小于 4%時,其被測濃度應不大于0.2% (體積分數)。開工前的檢查開工管理:開工前的檢查確認、開工中的注意事項開工前的檢查確認:制度、人、作業面和設備(人、物、環和管理) ①已經對員工進行了開工方案的培訓和考試,員工已熟練掌握。②已經完成系統試壓并做到氣密性良好。③系統的空氣已經徹底吹掃完成、置換干凈合格,不會產生爆炸性混合氣體。④所有管線、設備上的盲板已經全部拆除并做到銷號和記錄。⑤作業面符合作業要求,清理和隔離。開工中的注意事項:工藝參數、設備本體和安全附件①密切注意各項工藝參數(溫度、壓力、流量和液位、攪拌)。②操作人員必須認真對待各類報警信號③設備本體是否存在鼓包變形、設備連接面是否緊密(跑冒滴漏)、設備相關閥門和設備的啟停控制是否正常。④嚴禁帶壓進行更換墊片、壓盤根等操作。⑤各類塔、容器恒溫脫水時操作人員不得離開。⑥針對開工階段產生毒物的過程,現場人員必須佩戴合適的空氣呼吸器和便攜式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⑦開工階段,各專業人員、各級人員要加強巡回檢查。⑧保運單位配備足夠的保運人員。3、特殊作業安全依據GB30871:特殊作業 665作業前的檢查確認:風險辨識、工藝處置、教育培訓和審批流程組織作業單位對作業現場和作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辨識,制 定相應的安全風險管控措施。 應采取措施對作業的設備設施、管線進行處理(倒空、隔離、吹掃、置換、通風換氣、氣體分析),確保滿足相應作業安全要求。 正確選擇和佩戴個人防護用具,作業面設置必須的應急物資。 應對參加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措施交底。 應組織作業單位對作業現場及作業涉及的設備、設施、工器具等進行檢查。 應組織辦理作業審批手續,并由相關責任人簽字審批。作業中的作業要求:作業人員、監護人員 當生產裝置或作業現場出現異常,危及作業人員安全時,作業人員應立即停止作業,迅速撤離并及時通知相關單位及人員。 作業期間應設監護人,對作業人員的行為和現場安全作業條件進行檢查與監督, 負責作業現場的安全協調與聯系。 安全監護人發現作業面異常時應中止作業并采取安全有效措施。 安全監護人發現當作業人員違章時,應及時制止違章,情節嚴重時,應收回安全 作業票、中止作業。 作業期間,監護人不應擅自離開作業現場。 作業期間使用移動式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儀、氧氣檢測儀加強作業面巡檢。作業后的恢復確認: 作業完畢,應及時恢復作業時拆移的安全設施的使用功能。 清理作業現場,恢復原狀。特殊三條:注意事項 一、作業內容變更、作業范圍擴大、作業地點轉移或超過安全作業票有效期限時,應重新辦理安全作業票。二、工藝條件、作業條件、作業方式或作業環境改變時,應重新進行作業危害分析, 核對風險管控措施,重新辦理安全作業票。三、安全作業票應規范填寫,不得涂改。考點分析:高頻易錯點、考生識別上述案例背景中的特殊作業(特種作業),請看清試題問答要求。典型的特殊作業:動火作業、受限空間作業、盲板封堵作業、臨時用電作業、吊裝作業、動土作業、高處作業和斷路作業。典型的特種作業:登高作業、電工作業、焊接和熱切割作業、空調及制冷作業。要求考生識別特殊作業或特種作業,此類題型分值一般為 4 分,要求考生最少回答四條,寧濫勿缺(必要時背誦全答)。高頻考點、考生針對上述案例背景中的某項作業進行指正(糾錯類考點)。針對上述 17 條應試技巧,建議考生熟讀,會糾錯。高頻考點、考生針對上述案例背景中的某項作業提出作業要求(此類題型可能考試方式較靈活,類似于罐區的焊接作業—實質上屬于動火作業、罐體內的清罐作業—實質上屬于受限空間作業)。針對上述 17 條應試技巧,建議考生有目的性的選擇 8 條背誦,屬于通用性模板針對任意一項特殊作業均適用。4、特種設備安全 安全附件的類型和故障類型①壓力容器安全附件:安全閥、爆破片、緊急切斷閥、安全泄放閥、罐底注水裝置;②壓力管道安全附件:安全閥、減壓閥、單向閥、緊急切斷閥、安全泄放閥;③安全閥的事故類型:安全閥未動作—安全閥閥前截斷閥被人為關閉、安全閥閥瓣被卡死(黏連),應定期做整定壓力試驗和手動泄放試驗;安全閥未及時動作—安全閥整定值設定有誤、安全閥閥瓣被卡死(黏連),應定期做整定壓力試驗和手動泄放試驗;安全閥動作后壓力持續上升—安全閥選型不對、管徑不足、阻火器和截斷閥不具有足夠的流通面積,應定期做整定壓力試驗。安全閥泄漏—連接面不穩、內部介質影響安全閥密封效果,應定期做密封性能試驗和整定壓力試驗。④常壓罐的安全附件—通氣管、呼吸閥和阻火器。安全技術檔案《使用登記證》、《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表》;壓力容器設計、制造文件和資料;材料質量證明書和施工質量證明文件等技術資料;壓力容器安裝、改造和維修的方案;壓力容器日常維護保養和定期安全檢查記錄;壓力容器年度檢查、定期檢驗報告;安全附件校驗、修理和更換記錄;有關事故的記錄資料和處理報告。一表一證兩文件:使用登記證、使用登記表、質量證明文件和設計制造文件事故附件雙檢查:事故記錄、安全附件校驗、日常維護記錄、年度檢驗報告5、可燃和有毒氣體探測系統的設置要求 工藝參數波動引發安全生產事故設儀表控制系統控制工藝參數,保證工藝參數(寫明、著名)的穩定性并減少操作失誤帶來的危險性。 設超限警報系統嚴格檢測各項(寫明、著名)工藝參數,發生工藝參數超設計波 動,給出指示報警信號依靠人工干預防止事故發生。設儀表連鎖保護系統監測(寫明、著名)工藝參數,達到設定值后實現安全聯鎖使設備、人員處于安全狀態。 設備密閉性不良(作業環境不良)引發安全生產事故設置可燃氣體、有毒氣體監測系統作為預警系統的組成部分,介質(寫明、著名)發生泄漏在形成危險性濃度前發出聲光預警。 可聯動啟動緊急事故風機、緊急換氣設備加強室內通風換氣,防止介質在室內的積蓄。 可聯動緊急切斷閥減少事故泄漏量配合事故應急、聯動事故設備的緊急停止。 危險面作業期間,隨身攜帶便攜式探測器加強巡檢。 示意:假定以 2013 年真題為例,某罐體進行調油作業由于液位監管不到位最終導致溢料,引發安全生產事故。設儀表控制系統控制體系的液位實現工藝參數的實時調節。 設超限警報系統嚴格檢測罐體液位,達到高警戒液位時發出聲光告警,作業面操作人員完成閥門的切換作業。 設儀表連鎖保護系統監測罐體液位,達到高高警戒液位后自動切斷進料閥(切斷進料泵)防止體系溢料。 希望考生針對上述應試技巧能靈活應用,切忌生搬硬套。有毒氣體(可燃氣體)的探測器設置參數
常見考點中的介質的相對密度劃分比空氣輕—氨氣、氫氣、甲烷;比空氣重—液化石油氣、油氣、SO2、氯氣、光氣; 比空氣略輕—CO、氰化氫;比空氣略重—H2S6、危化品運輸安全技術(公路汽車)常見考題形式:簡述裝卸作業前應檢查的內容、識別上述作業過程的違章行為、請簡述裝卸作業的操作規程。 7、裝卸車前的安全檢查 裝載前,裝卸單位對車輛的所在單位資質、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許可資質、購貨單位資質、壓力罐車使用證、載質量、壓力容器有效期等進行檢查。檢查車輛危險化學品標識標志、消防器材、接地線、安全閥、壓力表、液位計、緊急切斷閥(拉斷閥)、溫度計等安全附件,并做好記錄。對駕駛員的道路運輸資格證、操作證等進行檢查。8、裝車中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項雷雨天氣、附近發生火災、檢測出介質泄漏、液壓異常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時,立即停止作業,并作妥善處理。 常規糾錯考點:裝卸作業過程可燃氣體探測器發出聲光報警(味道明顯異味),負責人在保證裝卸進度遂要求安全員巡檢。危險化學品充裝軟管是充裝系統最薄弱的環節,充裝軟管斷裂事故是非常典型的事故。推廣使用金屬萬向管道充裝系統代替充裝軟管,禁止使用軟管充裝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氣、液化天然氣等液化危險化學品。 9、作業中事故的應急處置危化品裝卸單位制定操作性強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定期組織職工進行演練,提高事故施救能力。裝卸過程中發生泄漏,現場工作人員應立即報警,停止所有的裝卸作業,通知相關人員佩戴好防護器具,關閉閥門、停止作業或改變工藝流程、物料走副線等,組織無關人員撤離。發生中毒、窒息,在做好自身防護的情況下,迅速將中毒人員移出現場。要做好現場警戒,封堵排水溝和下水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