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其他安全》案例精華資料
底部下載完整版
—、專業安全技術部分
l 、機械危險部位及安全防護一、轉動的危險部位***
( 1 ) 轉動軸(無凸起部分 ):光 軸的暴露部分安裝一個松散的和軸具有 12mm凈距的護 套來對其進行防護,護套和軸可以相互滑動。
( 2 ) 轉動軸(有凸起部分): 具 有凸起物的旋轉軸應利用固定式防護罩進行全面封閉。常見陷阱: 關鍵詞`松散的護套—護套和轉動軸之間可以相對滑動, 不 會相互影響。'
( 3 ) 棍式輸送機(棍軸交替驅動): 應該在驅動軸的飛游安裝防護罩。如果所有的棍軸都被驅動, 將不存在卷入的危險, 故無須安裝防護裝置。2022 重要考點
考點:棍式輸送機,僅針對棍軸交替驅動方式,驅動軸的下游存在卷入、纏繞危險,故在下游設置防護罩,如 果所有輯軸都屬千主動軸 (驅動軸),不 存在風險(屬千本質安全化設計)。
( 4 ) 旋轉的有輻輪: 當有輻輪附屬于一個轉動軸時,用 手動有輻輪來驅動機械部件是危險的。可以利用一個金屬盤片來填充有輻輪來提供防護,也 可以在手輪上安裝一個 彈簧離合器。2022 重要考點


考點:注意彈簧離合器的工作狀態,例如設備正常工作,依靠電機驅動轉動軸,此時離合器應處于分離狀態,外部有輻輪不會運動,保證操作人員安全。超綱考點: 注意正常狀態、停車制動狀態下,離合制動系統的動作方式—緊急制動狀態下, 離合器迅速脫離、制動器立即結合, 保證設備在規定時間內停止。
二、轉動和直線運動的危險部位
(2) 皮帶傳動:危險出現在 皮帶接頭及皮帶進入到皮帶輪的部位。***2022 重要考點皮帶傳動裝置防護罩可采用金屬骨架的防護網, 與皮帶的距離不應小千 50mm。
一般傳動機構離地面2m 以下 , 應設防護罩。( 注意: 2m 以下任何情況均應設置防護罩)
但在下列 3 種情況下, 即使 在離 地面 2m 以上也應加以防護: ( 注意: 2m 以上一般不設防護罩, 但下列情況危險性大, 衙增設防護 罩)
@ 皮帶輪中心距之間的距離在 3m 以上;
? 皮帶寬度在15cm 以上;
@ 皮帶回轉的速度在9m/min 以上。
2、安全技術措施選擇順 序: “三步法” (同時屬千案例考點) 第 1 步: 本 質 安全設計措施,也稱直 接安 全技術措施。
第 2 步: 安全防護措施,也稱間 接安全技術措施。第3 步:使用 安全信息,也稱 提示 性安全技術措施。 3 、金屬切削機床及砂輪機安全技術
( 1 ) 夾持裝置
注意: 夾持裝置的作用是固定刀具或加工件。
( 1 ) 夾持裝置應確保不會使工件、刀具墜落或甩出, 尤其是當緊急停止或動力系統故障時, 必要時限定其最高安全速度或轉速。
( 2 ) 手動夾持裝置應采取安全措施, 防止意外危險(鑰匙或扳手等工具遺留在夾持裝置上隨機床運轉)墜落或甩出, 防止產生擠壓手指等危險。
( 3 ) 機動夾持裝置夾緊過程的結束應與機床運轉的開始相聯鎖; 夾持裝置的放松應與機床運轉的結束相聯鎖。機床運轉時, 工件夾緊裝置不應動作; 未達到預期安全預緊力時, 工件驅動裝置不應動作; 工件夾緊力低于安全值或超過允許值時, 工件驅動裝置應自動停止, 并保持足夠的夾緊力, 使其可靠地停下來。( 記憶: 開始— 結束連鎖)****2022 重要考點
( 2 ) 砂輪機的安全要求: 數據總結****2022重要考點
( 四)砂輪機的使用安全**
2.砂輪機的操作要求
( 1 ) 砂輪沒有標記或標記不清, 無法核對、確認砂輪特性的砂輪, 不管是否有缺陷, 都不可使用。
( 2 ) 應使用砂輪的圓周表面進行磨削作業, 不宜使用側面進行磨削。
( 3 ) 操作者應站在砂輪的斜前方位置, 不得站在砂輪正面。
( 4 ) 禁止多人共用一臺砂輪機同時操作。
常見陷阱一: 不宜使用砂輪側面, 注意關鍵詞不宜, 但是不強制。常見陷阱二: 禁止多人同時使用砂輪機, 強制性要求。
常見陷阱三: 尤法校驗特性的砂輪經 外觀檢測試驗、校驗轉速后使用, 屬千典型陷阱; 無法校驗特性, 關鍵詞為不可使用。
4、壓力機作業區的安全保護****2022 重要考點
**
操作控制系統包括離合器、制動器和腳踏或手操作裝置。離合器與制動器工作異常, 會導致滑塊運動失去控制,引 發沖壓事故。
( 1 ) 離合器與制動器的聯鎖控制動作應靈活、可靠,不 得相互干涉。一般采用離合器一制動器組合結構, 以 減少二者同時結合的可能性。
( 3 ) 制動器和離合器設計時應保證任一零件(如能量傳遞或螺栓)的失效, 不能使 其他零件快速產生危險的聯鎖失效。
( 4 ) 離合器及其控制系統應保證在氣動、液壓和電 氣失靈的情況下 , 離合器 立即脫開, 制動 器立即制動。
( 5 ) 禁止在機械壓力機上使用帶式制動器來停止滑塊。
( 6 ) 腳踏操作與雙手操作規范應具有聯鎖控制 。
( 7 )在離合器、制動器控制系統中,須有急停按鈕。在執行停機控制的瞬時動作時,必須 保證離合器立即脫開、制動器立即接合。急停按鈕停止動作應優先千其他控制裝 置。
憤見考一點三禁止-在機械壓力飛一-上_使 一 批式制動 - —來 使正滑塊二防- -制動 ~盟 扛 i 韶 聘 i 導 致的 一 鎖影翑
(二)安全防護裝置***
安全防護裝置應具備以下安全功能之一:
心 運行期間, 人體的身體不能 進入工作危險區;
@ 在滑塊向下行程期間, 人體的任一部分不能進入工作危險區;
@ 在滑塊向下行程期間, 當人體的任一部分進入危險區之前
。如果壓力機工作過程中需要從多個側面接觸危險區域, 應為各側面安裝提供相同等級的安全防護裝置。危險區開口小千6m m 的壓力機可不配置安全防護裝置。


女開門' l \— 6m幣一的—壓力機可不配置安全防
險性。
發生后即時動作,則不符 合要求。
固定式封閉防護裝置
( 1 ) 防護裝置應牢固定安裝在固定的結構件或安裝在地面上, 不用 專門工具不能拆除。(固定式防護裝置)
( 2 ) 固定式防護裝置的送料開口、柵欄式防 護裝置的柵欄間隙和隔離實體到危險線的安全距離, 應符合防止上下肢觸及危險區。
( 3 ) 聯鎖式防護裝置只有在活動護欄門關閉后才能啟動工作行程。
雙手操作式安全保護控制裝置****2022 重要考點
( 1 ) 雙手操作的原則。必須雙手同時推按操縱器, 離 合器才能接合滑塊下行程;在滑 塊下行過程中,松 開任一按鈕, 滑 塊立即停止。
( 2 ) 重新啟動的原則。對千被中斷的操作控制需 要恢復以前, 應先松開全部按鈕然后再次雙手按壓后才能
恢復運行。
( 3 ) 最小安全距離的原則。安全距離是指操縱器的按鈕或手柄到壓力機危險線的最短直線距離。
( 4 ) 操縱器的裝配要求 。兩個操縱器(按鈕或操縱手柄的手握部位)的內緣裝配距離至少相隔 260m m。為防止意外觸動, 按鈕不得凸出臺面或加以遮蓋。
( 5 ) 對需多人協同配合操作的壓力機, 應 為每位操作者都配置雙手操縱裝置, 并且只 有全部操作者協同操作雙手操縱裝置時, 滑 塊才能啟動運行。
常見陷阱一:松開 任何一個按鈕則設備停止, 選項提及松開全部按鈕設備放才會停止,則一定不滿 足要求。
常見陷阱二: 對千被中斷的操作控制衙要恢復以前, 應先松開全部按鈕然后再次雙手按壓后才能恢復運行, 設備復位一定要松開全部按鈕。

光電保護裝置****2022 重要考點
在投光器和接收器二者之間形成光幕將危險區包圍, 或將光幕設在通往危險區的必經之路上。當人體的某個部位進入危險區(或接近危險區)時, 立即被檢測出來, 滑塊停止運動或不能啟動。
( 1 ) 保護范圍。由保護高度和保護長度構成矩形光幕。
( 2 ) 自保功能。在保護幕被遮擋, 滑塊停止運動后, 即使人體撤出恢復通光時, 裝置仍保持遮光狀態, 滑塊不能恢復運行 , 必須按動“復位” 按鈕, 滑塊才能再次啟動。
( 3 ) 回程不保護功能。滑塊回程時裝置不起作用 , 在此期間即使保護幕被破壞, 滑塊也不停止運行, 以利操作者的手出入操作。
( 4 ) 自檢功能。
( 5 ) 響應時間與安全距離。裝置響應時間不得超過20ms。
( 6 ) 抗干擾性。
5 、人與機器特性的比較(必考點—熟讀理解)****2022 重要考點
( 1 ) 人優于機器的功能***
( 1 ) 人的某些感官的感受能力比起機器來要優越。
( 2 ) 一種信息通道發生障礙時可運用其他的通道進行補;償機器只能按設計的固定結構和方法輸入信息。
( 3 ) 隨機應變, 采取靈活的程序和策略處理問題。能學習和適應環境, 能應付意外事件有良好的優化決策能力。
( 4 ) 長期大量儲存信息并能綜合利用記憶的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
( 5 ) 具有總結和利用經驗,除舊 創新, 改進工作的能力。
( 6 ) 歸納和推理, 歸納出一般結論, 形成概念, 并能創造、發明。
( 7 ) 最重要特點是有感情、意識和個性, 具有能動性, 能繼承歷史、文化和精神遺產。人有明顯的社會性。
(二)機器優千人的功能***
( 1 ) 機器能平穩而準確地輸出巨大的動力, 輸出值域寬廣。
( 2 ) 動作速度極快, 信息傳遞、加工和反應的速度也極快。
( 3 ) 運行的精度高 , 現代機器能做極高精度的精細工作; 誤差隨機器精度提高而減小。
( 4 ) 穩定性好, 做重復性工作而不存在疲勞和單調等問題。
感受和反應能力一般比人高,如機器可以接受超聲、電離輻射、微波、電磁波和磁場等信號。
( 6 ) 能同時完成多種操作 ,且 可保持較高的效 率和準確度。
( 7 ) 能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工作, 如機器在高壓、低壓 、高溫、低溫 、超重 、缺氧、輻射、振動 等條件下都可以很好地工作。
總結考點了入 作為監督和決策者一 完一一 雙故應急}一機械 
易錯考點: 機械可在惡劣的環境、甚至危險的環境下可靠地工作, 但是一定注意環境中的電磁 千擾對設備穩定運行的影響。
常見考點:機械運行的精度高,現代機器能做極高精度的精細工作,但在作精細的調整方面,多數情況下
6、間接接觸電擊防護技術---保護接地、保護接零
IT系統-保護接地系統 用千各種不接地配電網。能把故障電壓限制在安全范圍以內,但漏電狀態并未消失。
TI 系統-工作接地系統: 用 于低壓用戶,即 未裝備配電變壓器,從外 面引進電源的小型用戶。須配合淜電保護裝置或過電流保護裝置使用, 且優先使用前者。
TN 系統-保護接零系統: 設備 外 殼 與配電網保護零線直接做金屬性連接。
TN- S 系統: 用 于爆炸危險, 或火災危險性較大, 或安全要求較高的場所,宜用 于有獨立變電站的車間。
TN- C- S 系統: 用 于廠內設總變電站, 廠內低壓配電場所及非生產性樓房。
TN- C 系統: 用 于無爆炸危險、火災危險 性不大、用電設備較少 、用電線路簡單且安全條件較好的場所。
IT、TI 和TN 系統的簡稱, 均屬千沿電流方向依次表示中性點( 配電網)的連接形式和設備外殼的連接形式。( 接地—T、不 接地—I、接零— N )
所有配電網均設置有短路保護裝置, 切斷短路回路。
IT系統的不強制要求增設漏電保護裝置,用 于故障狀態下需持續供電的供電回路(即使設置也僅用作報警 }
TI 和TN 系統強制設置漏電保護裝置, 強制切斷回路。
IT 系統的工作原理是設備外殼的低電阻接地。
TI 和TN 系統不能將故障電壓降至安全電壓, 依 靠漏電保護裝置切斷故障回路。
TI 系統的優點是不需要設置變壓器就能保證小型用電設備持續供電。
TN 系統分為TN- S、TN- C- S , TN- C 不同 供電應用形式,其中 C 代表合(共用)、S 代表分(獨立)。

保護接地 | 英文 | 特點 | 適用范圍 |
|
IT |
中性點不接地設備外殼接地 | 設備低電阻接地 , 故障電壓安全 ; 不接地配電網中 , 單相接地電龐較小 , 才能保障故障電壓安全 補充:發生涌電事故通過人體事故電流足夠小,不需要強制切斷故障電路,不需要強制設置漏電保護裝置,通常設置在發生漏電事故后仍需要正常運行的用電設備供電,例如一般的消防安防設備、礦井通風換氣設備、手術室、潔凈室的通 風換氣設備等 |
工作接地 |
TT |
中性點接地設備外殼接地 | 故障電壓不安全 ; 故障電龐不大大 ,不能及時切除故障電龐 ; 必須裝設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適合未裝備配電變壓器,直接引入低壓電源的小型用戶 。 TT 系統通過人體的事故電流大 , 故強制設置漏電保護裝置 , 切斷事故電流 。 |
保護接零 |
TN |
TN- S | 中性點接地 設備外殼接零; N 與 P E 分開, 設置 專用獨立保護零線 |
電壓不安全,迅速切斷電源; 爆炸、火災及安全要求高場所 |
|
|
TN-C | 中性點接地 設備外殼接零; N 與 P E 共 用, 作 為 PE N 線 |
電壓不安全,迅速切斷電源; 無火災爆炸、用電設備少 、用電線路簡單簡單 、安全條件好 |
|
|
TN-C-S | 中性點接地 設備外殼接零; 于線部分保護零線與 中性線共用 , 后一段分開 |
電壓不安全,迅速切斷電源; 廠內設有總變電站 , 廠內低壓配電的場所及非生產性樓房( 大多數民用建筑) |
7、我國規定工頻有 效值 42V、36V 、24V、12V 和 6V 為安全電壓的額定值 ; 凡特別危險環境使用的攜帶式電動工具應采用42V 安全電壓; 凡有電擊危險環境使用的手執照明和局部照明應采用36V 或 24V 安全電壓; 凡金屬容器內、隧道內、水井內 以及周圍有大面積接地導體等工作地點狹窄、行動不便的特別危險環境或特別潮濕環境應使用的手提照明燈采用12V 安全電壓; 水下作業等特殊場所應采用 6V 安全電壓。 (同時屬千案例考點)
8、雙重絕緣、漏電保護特別注意: ***2022 考試重點
( 2022重點關注雙重絕緣和漏電保護 )
(一 )雙重絕緣特別注意: * **20 22 考試重點雙重絕緣屬于防止間接接觸電擊的安全技術措施。l.雙重絕緣結構
雙重絕緣包括雙重絕緣和加強絕緣兩種類型。

雙重絕緣包括雙重絕緣和加強絕緣兩種類型。雙重絕緣指工作絕緣(基本絕緣)和保護絕緣(附加絕緣。) 前者是帶電體與不可觸及的導體之間的絕緣, 是保證設備正常工作和防止電擊的基本絕緣; 后者是不可觸及的導體與可觸及的導體之間的絕緣。
加強絕緣是具有與上述雙重絕緣相同絕緣水平的單一絕。緣